是的,這是本人十分無趣的興趣之一。

一開始應該是高中的時候,那時候用的是另一個軟體。
第一首抓的歌是周治平的「箏」,我知道,大概沒幾個人聽過。那時候聽的還是錄音帶,用walkman反覆一直放,我覺得那捲帶子可能快被聽爛了...後來發現Guitar Pro有模擬樂器原音的功能才轉用這個軟體。

不過說這是無趣的興趣也是有原因的,一般來說,把聽到的好幾種樂器的旋律分開,然後把他們分別記下來不是一件什麼有趣的事,就好像同時聽四五個人講話,要把每個人講的內容記清楚一樣。首先得先分清楚到底有幾個人在講話,有時候某人說話很小聲就得更仔細聽;說太快的可能得多聽幾次;聽到的內容如果斷斷續續可能得對照前後自己拼湊...就算全部寫完了還沒結束,要讓全部人的聲音聽起來合諧而不是像在吵架(不過通常做到這步之前就會沒力,然後假裝自己已經做完了,囧)。
很好,光看描述就十分的無趣。

而且一來我也不是什麼跟音樂很熟的玩家,樂理常識僅限以前國小學到鋼琴先修班,抓出來的譜不見得符合實際,寫得出來不見得彈得出來...
二來我自己已經很久沒彈琴,應該算是不會彈了,吉他只有高中自修了一點點,無敵四和弦還ok,其他就...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完全只是憑耳朵聽到的來寫,伴奏的吉他到底是一把還是兩把也是憑感覺,沒什麼根據...
三來這又不算創作,只是把聽到的盡量如實寫下來而已,說穿了也沒什麼特別...雖然可以只放伴奏當作卡拉帶來用,不過真正的卡拉帶也不是什麼難找的東西,效果更是好上千百倍,噗。

所以這項興趣不但無趣還十分無用...

既不能賣錢又沒有同好,充其量算是滿足自己一點小小的成就感,讓自己的相對音感有點地方可以發揮...在將一首歌完整的重現的過程中體會到編曲者的用心,在將音樂解構再重新結構的同時發現它的奧妙...如此而已。

其實我並沒有真的搞懂Guitar Pro這套軟體是拿來幹麻的,我想應該也不是拿來像我這樣亂搞用的,噗~

之後會放一些自己抓的歌吧,其實我自己每次寫都是想寫得讓它聽起來像真的伴奏,不過寫出來的效果往往差很多XD 就姑且聽聽吧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lk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